烽火岁月

ly2160046

科幻小说

第一章 初试刀锋(1)<br /> 鲁西南地区。<br /> 晴朗的冬日,光秃秃的山峦,黑幽幽的石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十二章

烽火岁月 by ly2160046

2018-5-28 18:50

第五章 设计狗咬狗(2)
  姚村是个山峦环抱的村子,从周围的山上可以俯瞰到整个村子,南北两面的山峦稍微高一些,所以部队在南北高处各放一个岗哨,以便监视周围的山上。
  时值中午,家家冒出了炊烟,除了几个老人坐在当街晒太阳,还有一些顽皮的孩子打打闹闹,很少看到有人。特务连严格按照规定,呆在屋子里,战士们一个挨一个地坐在地上吃饭,互相打趣。
  在连部的屋里,陈大龙穿着便服,腰里插着两支驳壳枪。一手拿煎饼,一手拿起大葱,一边有滋有味地吃着,一边对夏长富说道:“大玉嫂和冰儿的仇还不算完! 出卖他们的那个汉奸吴善仁,早晚得把他除掉,否则就是一块大石头,在心里堵得慌!”
  “这家伙整天躲在大许家,我们得摸摸情况,了解他的活动规律,有什么癖好才好动手。”
  “村长对这个人了解吗?”他吃完饭,卷上一支烟抽着。
  姚村长:“听说这个吴善仁远近有名,油嘴滑舌的。都说他是爱钱财,但也从来不赌钱,老婆是个母大虫,他在外面也不敢乱搞女人,平时就喜欢喝个酒,酒量也不大。从年轻的时候起脑袋就刮得锃亮,说是不剃光了对不起他这个聪明的脑袋!”
  “就他那个脑袋,还聪明?”夏长富不屑地。
  “他的家在什么地方?”陈大龙问道。
  “原来住在临北,八路过来后,替我们做过一些事,鬼子大扫荡后看出形势不利了,又投靠了日本人,怕俺们的人杀了他,搬到大许家躲着去了。在大许家听说平时也很少出门,行动很谨慎。只是每到初一和十五,他必到镇里有名的老张家理发店去刮头。”
  “初一,十五。中国有句老话,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!”陈大龙沉思着,走出屋子,在院子里来回走着。
  这时,脑袋瓜剃得锃亮的吴善仁带着两个特务偷偷地从西面山上爬上来,趴在一块石头上,吴善仁用望远镜仔细向村里观望着。忽然他发现从一间屋子里走出来一个人,一身便服,清瘦的身材,在院子里来回走着,他连忙调整下焦距,陈大龙那张熟悉的脸越发的清晰了,隐约还能够看到敞开的衣服里面插着两把手枪。
  吴善仁一惊:“是他!村里有八路!”他坐起身,又有些疑惑地,“就一个人?”又趴下身,一边仔细观望,一边对身边的两个特务:“村里肯定有八路,有几家的炊烟冒得很浓,时间也很长,老百姓自家做饭不会是这样,肯定藏着八路!”两个特务跟着点头。
  “你们谁下去进村里看看?”
  两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不情愿下去。
  吴善仁一瞪眼:“你们俩都给我下去!把枪留下,扮成路过的老乡,探听一下虚实。”两人只好把枪交给吴善仁,准备下去。
  吴善仁的光头被太阳照得显得格外刺眼,正是他这发亮的脑袋,被隐蔽在北山高处警戒的哨兵朱福发现了。他迅速悄悄地摸了过来,离有几十米,见是几个可疑的穿便装的人,便拉开枪栓喝道:“谁?干什么的?”
  吴善仁等三人发现了穿着八路军装的朱福,顾不了许多,连滚带爬地跑走了。
  朱福没有去追他们,连忙跑回连部报告:“连长,西面山上发现情况!”
  “什么情况?”
  “有3个人趴在山上向村里张望,形迹很可疑,我一喊,他们就跑了。”
  “穿什么衣服,有什么特点?”
  “穿老百姓的衣服,有一个是光头,还很亮,好象是临北的那个保长,我以为是自己人,就没再追过去。”
  “吴善仁!这小子肯定是来侦察的。老夏,要出事!”对朱福:“叫林排长来。姚村长,我们有可能暴露了,鬼子随时都可能过来,要乡亲们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。”
  “放心吧,连长,俺们不是一次两次了,这周围的山上,俺们都是轻车熟路呀!”
  “那就好!”对急匆匆赶来的林小冲:“教头,通知部队做好准备,今晚转移!同时给我收拾干净了,不准留下任何部队驻住的痕迹!”
  吴善仁和两个特务回到了大许家镇的日军司令部。
  吴善仁象是捞到了头功一样向大冢武夫报告:“太君,可以肯定地说,姚村有八路,我从望远镜中看到了上次我给他们带路的那个连长。”
  “陈大龙?”
  “应该是他!”
  “你的,没看错?”大冢武夫看着墙上地图,找出了姚村的位置。
  吴善仁有些得意地:“千真万确,他穿着便衣,但我还是把他认出来了。村子里从外面看不到八路,肯定都躲在屋子里!有几家烟囱的烟冒得时间很长,也很浓。这一带都是秃山,没有柴火,一般老百姓家做饭用玉米秸,烧饭用得比较省,不会那么长时间,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火!”
  “你的,说下去!”大冢对他的判断很欣赏。
  “这么一个村子,根本藏不下八路一个团,也没有发现重炮。但可以肯定地是,八路的那个特务连藏在这个村子里完全有可能!”
  “八路的首脑机关在吗?天线的有?”
  “天线倒没注意,首脑机关在不在不好说,不过村里少有人员走动,说明都隐蔽在屋里,警卫很严,周围山上都布有岗哨,我们就是被岗哨发现了,才急忙跑回来的。”
  邱福财看看地图:“这个姚村地理位置隐蔽,三面环山,村子不大,怎么也得有个百十户人家!八路的首脑机关一般都比较精干,他们的所谓司令部政治部加在一起,最多也就几十个人,藏在这个村子里不是没有可能?一个特务连担任警卫也合乎情理,隐蔽很好,警卫很严,反倒证明首脑机关的存在!”
  “哟西!很好!”大冢武夫日本话和中国话都用上了,对旁边的日本少佐:“今天晚上出发,奔袭姚村,通知驻瓦窑的松本少佐同时行动,从东西两面包抄姚村,消灭特务连,寻歼八路山东军区首脑机关!吴的,八路的消灭,你的头一功!”站在旁边的邱福财妒嫉地撇撇嘴。
  吴善仁谄媚地:“太君的头一功!太君的头一功!”
  天黑下来了,陈连正在准备转移。
  瓦窑据点里的内线人员气喘吁吁地进来报告:“鬼子今晚要来袭击姚村。”
  夏长富:“来,坐下,慢慢说。”递上一缸水。
  “大许家的鬼子来了命令,今天晚上行动,加上瓦窑,一共有400多鬼子和伪军,分成东西两路偷袭姚村。大许家的鬼子已经出发了,由大冢武夫亲自带队,命令瓦窑的敌人3个小时后出发,估计瓦窑的鬼子现在还没出动呢。对了,听伪军中队长说,这一仗要打掉八路军在山东最大的头儿,从此山东太平了!”
  陈大龙吃惊地:“噢,这是谁给鬼子下的套儿,把我们当成了山东八路军总部了?”
  夏长富乐了:“兴许是咱们‘特务连’三个字给鬼子迷糊住了,这坟头鬼子以为我们还是警卫师部的特务连呢!”
  “哈哈,歪打正着呀!这么说鬼子这次来头不小!”看了下手腕上的表,“从大许家到这儿急行军速度最快要4个小时,瓦窑到这儿要2个小时。姚村长,情况紧急,敌人大概还有2个多小时就要到了,你们赶快把乡亲们叫醒,安排民兵掩护他们往北面山里转移,动作要轻,要快!能带的粮食都带上,不能给小鬼子留下!我们往南面撤退,咱们给鬼子唱一出空城计!”
  姚村长说道:“好的!你们也要尽快转移。”
  “放心吧!”
  姚村长与民兵队长出了屋。
  “教头,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!老夏,你带二排、三排监视从东面来的鬼子,等老乡们全部安全撤离后迅速向南山上转移。村西的地形比较有利,我带一排监视西面的鬼子。然后我们在南山上会合,按预定计划向文家沟方向转移,怎么样?”
  夏长富点头同意。陈大龙果断地:“分头行动!”夏长富抽出驳壳枪和各排排长准备走出屋子。
  陈大龙思索了一下,又急忙挥手制止住:“且慢!且――慢!”大家都站住了脚。
  他仔细看着地图,用手在图上丈量着,又盯着腕上手表,思索片刻:“你们看,鬼子是来偷袭的,是吧?东面大许家的鬼子走大路,路好走,急行军的速度应该在3点前后能赶到这里。西面瓦窑的鬼子走的多是山路,速度慢一些,如果内线人员所说时间准确的话,按此行军速度,西面的敌人满打满算也要在3点一刻分前后到达。这就是说,有可能要比东面的敌人晚到一刻钟。――一刻钟?一刻钟?”看看夏长富和几个排长,思索片刻,“大冢这家伙不是把我们当成了首脑机关吗?那我们何不当一回首脑机关呢?你看这样行不行,老夏?你带一排二排在东面迎头打他一下,给大冢他们一个冷不防,把声势弄得大一点儿,掷弹筒、重机枪都用上,然后撤到村里,再打他一下后马上往南山撤。我在西面也如法炮制。”
  “你是说――”两人对视一下,陈大龙慢慢地点头:“干他一鼻子?”
  夏长富思索片刻:“这样太冒险了,如果稍有迟疑,被鬼子缠住,后果不堪设想啊?”
  “关键是把握好时机!这里三面环山,地形对我们很有利,鬼子虽然人多,但他不可能把三面的制高点都控制住了!”
  夏长富看看三个排长:“你们的意见呢?”
  三个排长都明白了陈大龙的意图,个个兴奋地跃跃欲试。
  二排长:“这个想法虽然危险,但是值得一干!”
  林小冲:“真的被鬼子缠住了,我们可以乘天黑往一个方向硬冲出去!”
  三排长:“要是真的如预想的一样,就是有危险也不妨干他一下!”
  夏长富看一下大家:“支部委员都在这儿了,都同意打!老陈,干他一鼻子!”
  “好!行动!”
  夏长富:“二排长,三排长,集合队伍跟我来!”
  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